中文 / 英文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


近日,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海出品”打造工程版块,红色题材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全程采用4K超高清拍摄技术,并集合了XR虚拟影棚、伸缩炮技术等最新技术,用前沿的数字化技术重现经典IP的韵味,引发参会人员的关注。


其中涉及的XR虚拟影棚,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拍摄技术,包括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多种技术手段,具有高效的场景创建、视觉效果前置、低成本的后期处理,巨大的创作空间等优势,受到影视制作、广告拍摄、发布会、直播、电视台等应用场景的欢迎。


随着艺科融合、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像XR虚拟拍摄、虚拟仿真等先进技术逐步走进校园,在赋能学科发展上崭露头角。作为全国第二所以电影命名的独立院校,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聚焦现代电影工业,注重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全面推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和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全球优质电影教育和行业企业资源,打造多样化的影视人才培养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影视科创学院,更是获批搭建了上海市首个市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5G+数字虚拟仿真智能影棚。该影棚也是国内院校第一个虚拟智能影棚,集成了LED屏虚拟背景制作拍摄系统、动作捕捉系统、实时合成渲染,数据捕捉,增强现实(AR)以及以上系统所需的云端存储、无线数据传输,数字引擎等软、硬件设备。

作为影棚的关键组成部分,动捕系统对整个拍摄过程及最终呈现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在摄像机定位追踪方面,具有其优势特点,利用动捕系统跟踪并记录摄像机在空间中的运动,将其与虚拟背景进行同步,确保虚拟场景与真实摄像机位置的精确匹配。


基于影棚在教学应用中,多目标、多机位定位追踪的需求,青瞳视觉(CHINGMU)为该影棚开发了摄影机运动追踪系统,提供动作捕捉和虚拟制作流程的技术支撑,实现所见即所得的创作效果。


5G+数字虚拟仿真智能影棚的建立,不仅为学院影视制作相关专业(影视多媒体技术、影视编导、数字媒体、游戏设计、影视动画、舞台美术、影视特效化妆等)提供了综合实训基地,创造综合、高端、符合行业未来发展所需的教学、实训环境,也为各专业之间加强“三联”教学模式(联动、联教、联训)提供有力的支撑。学生不再局限于以往的VP拍摄方法,而是具备了更高层级的拍摄理念和创作方式。由于拥有专业硬件设施以及对理论的熟练掌握,学院师生参与制作了众多高质量的作品,荣获了诸多奖项。



去年11月,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影视科创学院的师生,还制作完成了上海市高校首部虚拟拍摄实验短片《春又回春》。凭借精心设计的故事线、环环相扣的叙述手法、以及新颖的创作方式等优势,近日,该片成功入围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春又回春》采用当下全球最先进的虚拟制片(VP)技术进行全片拍摄,运用UNREAL ENGINE(虚幻引擎)制作全部数字资产。基于虚拟拍摄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在整体制作时间15天的情况下,实拍周期仅用了2天半,大幅提升了拍摄效率,降低了时间成本。院校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借助青瞳视觉动捕跟踪系统,赋能视效预演乃至虚拟摄影CG短片制作。

联系我们

CHINGMU 在这里为您的动作捕捉之旅提供支持。我们很乐意帮助您找到所需的解决方案。

立即联系我们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