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英文

案例分享 | 科技革新儿童教育:动作捕捉技术如何让绘本'活'起来?

文章来源:
2024 Jul. 16


近年来,随着AI、VR等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逐步融入我们的生活,对于针对儿童教育的绘本创作,也迎来了全新的呈现形式,融合动画、声音、视频等内容,不仅使静态的画面和文字活了起来,故事呈现更加多元化,而且,提升了儿童对绘本的阅读兴趣,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吸收。


在数字化绘本创作领域,动作捕捉技术正突破传统工作流程,开发出里程碑式创新应用场景。由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中华职业学校和邓昕绘本工作室联合创立的惊浪一华光织翼数字化绘本创作工作室,与青瞳视觉深化产学研合作,依托动作捕捉 ,融合CG制作、三维渲染二维、虚拟现实等动画电影行业的最新技术,整合数字技术,创新AIGC绘本创作流程。目前,工作室共创作出版绘本38本,总发行量超100万册。例如,《美丽中国-建造智慧》《我的国宝小档案》《我的中国航天课》《领航-上海的故事》《了不起的大国重器》《熊猫航天员》等绘本,内容涵盖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进程、上海的变迁与发展、大国重器的威力等。


其中,数字化绘本《我的中国航天课》备受大家关注和喜爱,该绘本的主角是一只熊猫,通过多样的互动讲解方式,科普中国航天故事及发展历程。和央视最新推出的全球首只全真大熊猫一样,这只熊猫不仅招人喜爱,而且浑身上下科技含量十足,满腹经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塑造熊猫形象的初期,为了使熊猫的整体形象更加饱满、行为表达、肢体动作更加人物化,工作室与青瞳视觉合作,借助光学动作捕捉技术,将真实人物行为表达、表情等,实时同步给熊猫一角,使其整体形象入目三分,栩栩如生。 近似逼真的人物形象,加上强大的知识储备,为受众带来沉浸、交互式的知识科普和交流。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数字娱乐中心主任包文君曾表示,动作捕捉等新技术的应用,使绘本创作的工作效率提升近50%。而且数字技术的灵活应用,可以形成大量可重复运用的数字资产,为绘本后期的衍生品开发和多媒体宣传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苏州日报报道


由于在数字化绘本创作上的成绩及领先的创作方式,《我的中国航天课》受邀参展第十四届江苏书展,并受到了苏州日报等媒体的报道。本次展示以《我的中国航天课——元宇宙动作捕捉+沉浸式VR体验展》主题,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邓昕绘本工作室、上海电影艺术学院数字学院主办,青瞳视觉协办。展会现场,借助青瞳视觉动捕系统实时驱动、同步渲染,熊猫不仅能抬手比耶,而且能主动配合合影,让大小朋友们真切体验了一场航天旅行的趣味感。


借助动作捕捉等技术,数字化绘本形式将更多样、内容更丰富,加上动画光效等元素的呈现,集学习、观赏、娱乐于一体,使整体阅读过程更加有趣,塑造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对于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大有裨益。


作为行业领先的光学动捕企业,青瞳视觉针对影视动画游戏制作、数字人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提供全流程的解决方案,覆盖方案设计、资产制作、场地搭建、表演捕捉,实时、离线创作等流程,并且可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如您对我们的产品或解决方案感兴趣,欢迎在后台留言,或拨打电话15214312374(微信)进行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联系我们

CHINGMU 在这里为您的动作捕捉之旅提供支持。我们很乐意帮助您找到所需的解决方案。

立即联系我们的专家